我是不看鬼片的人,連帶著殭屍、驚悚、恐怖這類的都不喜歡。
除了移動迷宮這類劇情真的很吸引我的,才會多帶一件外套遮眼睛進戲院觀賞。
而韓國電影給我的印象一向走文藝路線,或者像狼少年這類帶點科幻的愛情劇。
韓國電影很擅長劇情的拿捏,緊緊抓住觀眾的味蕾,就像韓劇這麼吸引人一樣。
屍速列車上映前的預告和宣傳文宣其實我沒有非常認真地關注。
直到「零負評」這三個字猖狂地出現在新聞標題上才吸引到我的注意。
光看預告一開始還會擔心會不會精彩的都在預告裡了
但看來是想太多,這部片從頭到尾沒有讓你分心的片段!
明明會害怕卻捨不得把眼神移開,錯失一秒的情節彷彿就會跟不上進度似的。
◉故事劇情:講述主角基金經紀兼單親爸爸錫宇與女兒秀安坐KTX高速列車到釜山,
列車上由一位少女身上帶來的喪屍病毒開始肆虐且不斷擴散,傾刻間列車陷入災難的故事。
◉整部戲人物情感可分為:
媽媽↔︎兒子(隨著年紀失去被需要的感覺)(因為熟悉、習慣忘記去表達愛)
阿嬤↔︎孫女(親不過媽媽的失落感)(早熟的獨立、隱藏情緒)
爸爸↔︎女兒(親子關係在逃難過程中升溫)(最終還是需要依賴大人的小孩)
老公(尹相華)↔︎老婆(孕婦)(粗獷大叔對伴侶的溫柔體貼)(義氣和豪氣集於一身)
列車停留在大田站時,秀安發現孔劉不管其他乘客,另闢生路時,
失望地對他說「爸爸就是因為只想著自己,媽媽才會離開你」,道出父親忙於工作而疏於家務的情形。
然而在尹相華、閔英國、碩宇一起逃回列車時,
尹相華突然說了一句「爸爸們本來就比較吃虧,總是犧牲自己」,對於和女兒疏遠的碩宇而言,
無疑成為無形中的安慰,被韓媒選出是《屍速列車》中最具代表性的經典台詞。
青年↔︎少女(友達以上,戀人未滿)
由崔宇植及安昭熙飾演的棒球隊情侶則代表了年輕人,高中生們對友情的重視,
在閔英國下述的那番話,以及當客運高層要男站務員不要再等碩宇一行人,逼迫列車出發時,
金珍熙含淚道「我朋友們都還沒上車」之時,都完整刻畫出來。
青年↔︎球隊的同伴(友情的背叛掙扎)
列車在中途停留在大田,本以為可以平安獲救,卻突然從四面八方竄出喪屍群,
所幸在碩宇、尹相華,以及棒球隊男孩閔英國,跟他另外兩個同學的死守之下,大家得以重回列車。
不過當這群男子回到月台時,跑在前鋒的兩名棒球隊學生卻遭到喪屍的攻擊,使得閔英國嚇倒在地,
回到列車和珍熙通話之時,傷心道出「對不起,除了我以外其他人都沒上車」,表達出他的自責之情。
而之後在列車上遇到攻擊他的已成為喪屍的球隊同伴,到底是打還是不打?
老婦人姊姊↔︎老婦人妹妹(習慣照顧別人,什麼好的都給妹妹)(看不起姊姊但其實很依賴她)
流浪漢(神秘、古怪)(前傳倖存的人)
傳染者(前傳女主角)(因為她上車開始屍速)
無私奉獻的車長(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救活著的人)
對他來說面對這等危機,身為車長,能把大家送往安全的地方,就是他的使命,也是他職業做到的事。
只要是活著的人他都願意救,在他真誠的說著廣播「希望生存者們都能安全逃難,祝你們好運。」
找到新的列車後也沒有為了自己活命而快速駛離,與自私的高層人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自私的高層人員(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快點把這個人送走,不然連我們都會遭殃!」
因為他的自私自利,害死了尹相華、老奶奶、男站務員、棒球隊情侶、列車長,以及碩宇等人。
殘存群眾(因畏懼容易受煽動,因生存自私的展露)
圍觀觀眾(發生事情時,搞不清楚狀況看熱鬧/關心,造成病毒擴散快速)
政府(任何危機出現總是先隱瞞狀況,想安民心)
有時候會想著,面對危機人們總是想著要鎮定,以為隱瞞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
但反而早成更大的傷害,是我們對危機的掌控不夠立即,還是輕視擴散的速度?
我們以為事情在掌控之中,但我們真的能掌控任何事情嗎?尤其人心?
電影裡雖然有幾個劇情bug,覺得不影響他零負評的地位。
更讓人驚豔的是整部電影的特效和武打動作、演員情緒流露、喪屍妝容和動作、道具等,
完全媲美歐美電影的水準,反觀國片的水準真令人無地自容。
台灣當然也有好電影,像那些年、小幸運等,但真要走這種有特效和大陣仗的電影,
水準就有很大的落差,像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的特效看得出有用心想表達,但技術呈現就很落漆
希望台灣能更注重每個行業的專業,並給於相當的報酬及時間,沒有又快又好又便宜的東西。
如果真是這樣,大家何必追求名牌?扯遠了
我喜歡這部戲沒有像美國電影那種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也沒有主角無敵的外掛模式。
但女生在電影裡總是扮演柔弱、受保護的角色這點真是千古不變
她們之所以能倖存,是因為她們有著最堅強的靠山:丈夫與爸爸。
因為愛,讓我們變的更強壯、更不能倒下,只為保護所愛的人。
一開始孕婦的聰慧讓我以為她扮演軍師的角色,
結果曇花一現,後面都是呈現跑得比殭屍快的敏捷和異於常人的嬰兒沒有早產或流產現象。
而小女孩備受寵愛和眷顧,毫髮無傷。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不是只有單一的劇情和面向,非常真實地描寫社會現狀,
以及遇到危機政府的處理就跟大部分的人一樣都是以保護自己為主,
只是政府有軍隊可以去犧牲、去保衛生命,而人民只能倉皇的逃跑,當數據給上面的人判斷。
在死亡面前,人人表現出來的醜陋更甚於喪屍,有善意而無智慧、勇猛和果決的人只能淪為刀上俎。
光憑一副好心腸,是獲得不了什麼的。
這就是人性,爬著別人往上爬,但爬得了多高?有多少這樣的人可以讓你踩?
在喪屍面前也不過是慢點吃而已。
整部戲讓我更加深「把握當下」的認知。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但另一半無法預知的線操控在無垠的宇宙裡。
盡人事在聽天命,這是我越大越深的體悟。
什麼都不做的人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的。
就像原本不想帶女兒去看媽媽的爸爸,就像以為還有時間可以慢慢談感情的男女高中生,
就像女兒名字遲遲想不出來的爸爸,就像從未感謝姊姊付出的妹妹,就像從未向爸爸示好的女兒等等。
愛人要及時說出、要趁早做到,不要等到真正失去時才後悔。
我們以為我們有的是時間,但其實每個時間在人的一生中都只有一次。
不可能錯過,也不可彌補。
把握當下也不是說假的,不要去追惘過去也是真的,因為不可復原,把握當下才重要。
為什麼古人會有這些名言和感嘆?
為什麼這些話可以傳千年?
正因為真理不變。
〖逃,能逃到哪裡呢?〗
隧道裡秀安流著淚唱著的歌,是在學校表演時未能唱完的歌曲,而秀安的生日變成父親的忌日。
滿懷傷痛的秀安,在歌聲中表達對父親的愛與思念。
原本自私的碩宇在災難的淬鍊中,為了救女兒與萍水相逢的朋友,也為了贖罪,不惜犧牲性命。
這位父親將會永遠活在女兒心中,直到相遇之日。
英文歌詞:
Farewell to Thee
Proudly by the rain in the cliff
The creeping silently and softly up the forest
Seeking perhaps the bud
Flower ahihi lehua of inland
Chorus:
Farewell to thee, farewell to thee
Sweet fragrance dwelling in the dark forest
One fond embrace, before I now leave
Until we meet again